他破例给老人家做了这个手术。回到日本,整理行李时,他发现一个蜡染布带里装了一个小乌龟,里面有一张小纸条,写着:“谢谢,何叔叔。”他当时心里好像是被狠狠的地撞了一下,他突然感觉到“从治眼睛可以到救命”,心里久久都不能平静。一方面,是同情怜悯那些穷苦的百姓,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救治。另一方面,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可以说荡然无存。于是,他在内心就更加坚定了要回国决心。一定要在国内建一家国际眼科中心。这是祖国的呼唤,也是我的责任。 于是,1996年,他毅然的地踏上了回国的路。“我想我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让病人,特别是穷人,都享受高质量的,能够支付起的眼科服务。”这是何伟的肺腑之言。 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这样的快乐不可替代 十年的光阴荏苒,当年的这位海外学子已经成就了当年的心愿。而在朋友眼里,他除了年纪上的改变,和之前相比无甚变化,依旧神采奕奕,依旧思绪敏捷。 谈起这些年从做一个好医生,到办一家医院,帮助更多的人,再到目前,建立基因研究所。从基础技术研发,到建立眼科学博物馆。何伟一直在为我们讲述某种将来可能影响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的传奇。 在他的回忆里,刚回到沈阳,开始只想建一个小医院的,但是政府总是鼓励他说,做就做一个像样的,结果他就弄了很大,盖了一座大楼。他说,“我在日本的生活非常简朴,所以攒了一部分的钱。但需要建一个大医院还需要四五百万,没有足够的资金,我的老师资助给我剩余的费用,当时没有一个借款证明,后来我把钱还给他的时候,我问过老师,‘为什么借给我?’他说,‘实际上就是因为10日元,你是我们眼科唯一一个永远用公用电话投10日元硬币打自己电话的人。’的确,我在那里是打所有自己电话都不用公家电话,‘你不占别人便宜的,这就是理由。’导师微笑着对我说。”他没有注意到的,导师却一直留意这点。古人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也许这算幸运,但确是表明一个人做人上的原则和修养,为之成就后来的大事业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经常提到一句话,人要善良,做人要诚实。在他的一生中这个信条贯穿始终。从创业伊始到现在,他一直在运用善良帮身边的人解决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包括他的员工和他的患者。多做功德,用善心对待世间,把善念放在做人做事上,做到两全其美,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 从最早的回国义诊,到今天,他一直强调自己的企业发展一定要靠慈善和公益。2004年,具有慈善性质的国际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飞抵沈阳与何氏眼科合作,共同开展救盲及公共教育项目,这是奥比斯第一次和中国的民营眼科医院合作。至今,何院长已经推出包括“光明行动”、创建全国第一个“无白内障县”、“视觉2020"等一系列公益活动,10年里一直坚持进行社区普查,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费用减免等服务。何氏眼科创建以来,共为贫困百姓免费筛查3000余次,免费筛查总人数近50万人,并为其中的3万余人实施了白内障手术,义诊范围遍及辽宁省各郊县和农村。共减免检查费、手术费约3000余万元。此外,每年都向社会免费发放上百万份眼科知识普及材料,免费举办科普知识宣传的讲演会和课程百余次,使1000余万人受益。 天道酬勤,何氏在2006年5月被授予"2020辽宁项日指导中心”。这意味着,何氏已经成为辽宁省防盲工作的最高权威指导机构,他的希望看起来触手可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