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引下,坚持了德育“四三二二一一工程”,并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核心,大力促进学校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营造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
2006年秋季,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4月初,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有关政策,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责任感,努力做好工作。
4月末,为在2006年秋季顺利启动新课程改革,学习借鉴的需要,校长率领学科教研组长赴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师大附中及招远一中三所学校学习考察。
9月,召开了“新课程名师观摩课”,有八位名师上课,受到好评。
目前,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在探索、思考和实践中稳步前进。

五、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科研坚持“科研先导、科研兴校、教研一体、研训结合”的16字方针。在“十五”时期,教育科研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启动了“十一五”时期教育科研课题。中央教科所田家炳基金会的科研课题——《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省级的《高中生原创能力培养研究》、《新形势下互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培训三结合的校本培养模式研究》、《学科教学方式的新探索》这些科研课题,都正在开始运作和进行阶段性总结。
为纪念《教育信息》创刊20周年,《教育信息》2006年第6期刊登本刊编辑部的文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纪念《教育信息》创刊20周年》,肯定了《教育信息》办刊宗旨正确,内容贴近实际,思想先进深邃,信息准确翔实,成为影响较大的品牌校刊。
协助校长编辑出版了校长王兆和的《王兆和教育文集》和副校长张玉芹的《教育感悟》两本专著。这既是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又是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在沈阳市教育学会领导下,我校教育学会工作有较大发展,现有会员60名,2006年提交的论文为 18 篇。
教育研究室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在哈尔滨师大附中举行的东北三省四校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并在大连八中参加东北三省十二校协作体年会,这些都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