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中午12:30—13:20在辽宁省实验中学科技楼一楼大会议室举行了抗美援朝老战士与高一年级学生干部座谈会。参与本次座谈的领导有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副主任、辽宁省实验中学第五任校长姬庆生,辽宁省关工委副主任贾仲敏,关工委抗美援朝老战士报告团老战士代表:省志愿军报告团团长金刚熙、原和平区武装部部长、报告团副秘书长宁殿云,四十年的老团长、报告团副秘书长李维波,省志愿军报告团秘书长刘威,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助理董野、辽宁省实验中学学生处主任胡卫国、辽宁省实验中学团委书记梁伟以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分会全体学生干部。会议由团委书记梁伟主持。
 会议伊始,先由学生代表为老战士佩戴辽宁省实验中学校徽。三位老战士的目光慈祥、宽厚,虽已八十高龄,但多年军旅生涯使他们精神抖擞目光迥然。尽管满胸金光闪闪的奖章已足以显示他们传奇的一生,但当他们接过辽宁省实验中学的校徽时,依然庄严郑重,并且十分激动。他们说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学生曾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为国为家走在前线。 金刚熙团长介绍了亲身经历。金团长曾因为自己身材不够健壮而被拒绝赶往前线,但他执着地恳求,最终带着爱国的信念和卫国的责任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行军中条件艰苦,休息时也不能离开炮台。当前方有情况时,即使再恶劣的条件也必须及时赶到准备战斗。 听完了金团长的经历,学生们都很激动,并与老战士互动,提问解答问题。学生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抗美援朝过程中,哪些场面或情景令老战士难以忘怀。老战士的回答是白云山战役。其中某连长身负重伤,依然三次往返山上,抢救伤员,最后永远地倒下,长眠于白云山腰。第二个问题是三年艰苦作战,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是什么精神使老战士们坚持到最后,并取得战争胜利。老战士回答道“心中坚守着对祖国对亲人对战友深深的感情和无比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所有的战士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姓是“中国”,名是“志愿军”!”团长说到此处不禁哽咽,就是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让他们心中有了无比坚定的力量。祖国、亲人、战友;三个简单的词语铸成了他们心中最为坚固的城墙。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长青史册!
 通过此次抗美援朝老战士与学生座谈会,每一个参会人员都收获颇丰,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他们真正了解到抗美援朝战士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一次宝贵机会。座谈会即使结束,它的意义会永存每一个人的心间!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