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是展示实验中学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实验中学关注实验中学,为实验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记录了实验人一起走过的足迹。当然,《教育信息》也记录了我的成长与思考,让我见识了同行们的智慧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她激励了我的学习与求索。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实验中学工作了十个年头,而我已经从《教育信息》的投稿者成为了她的忠实的读者和勤奋的兼职编辑。能够伴随《教育信息》一起成长,我感到非常幸运,同时,我非常感激《教育信息》对我的关爱。我真的非常喜爱这个刊物,爱着她的变化与不变。 一直在变化的,永远是她的样子,以及我的成长与思考。
《教育信息》已改版8年了,我已经记不起最初见到她的样子,模模糊糊中是几页黑白颜色的类似卷纸一样的不太显眼的刊物,真后悔没有把她珍藏起来。但她在变,越来越像样,越来越引人入胜。彩色的扉页配以极具艺术水平的展示实验风貌的照片,而且每一期有不同的颜色,再加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以及错误率几乎等于零的编辑校对……这一切都让《教育信息》在同类刊物中出类拔萃。其实,她的变化又何尝不是实验中学崭新面貌的体现,又何尝不是实验人不断提高的结果呢。我也许永远也不会忘记,应当时教研室主任王洪升的约稿写过一篇1998年第三期《教育信息》卷首辞,题目是《走进夏季》,内容已有些模糊,但我依稀记得写了:“走进夏季,我们拥有火热,我们也迎来了清凉。”那一年很特殊,足球赛的火热席卷全球,我也是激情满怀的关注足球飞动的世界,也因为被约稿的兴奋。此后又有两篇卷首辞发表在上面,《你是一棵树》和《好大一棵树》,是应曹鸿章老师的约稿而写,前者写于第十四个教师节前夕,后者为纪念辽宁省实验中学建校五十五周年而作,这些文章都是激情之作,表达了一个青年教师对实验园的真诚与热爱,梦想与追求。从此,几乎每学期我都有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教育信息》上面发表,连续获得过学校优秀论文奖,有的文章获得省市优秀论文奖,有一篇教学论文还获得了国家级的二等奖证书。
如果没有《教育信息》,我将不会惊讶于自己的文字才能,我将不会有这么丰富的收获。是《教育信息》激励了我,促使我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成熟起来。我真的非常感谢《教育信息》,感谢教育研究室的老师们,是他们信任我,鼓励我,一次又一次拿起笔,伏案思考,爬格成篇。我知道,拥有这份殊荣的人不多。我想,正是那一次一次的约稿使得我认真思考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使得我通过学习和思考进一步认识了教育的本质,认识了人生。十年的教学工作,看似漫长其实稍纵即逝,好像是眨眼间的一瞬,这就是人生的短暂与匆忙,也是人生的无奈与苍凉。对于逝去的岁月,我没有叹息,因为有《教育信息》陪伴我,我过得很充实。我不追求浮华的生活,只要踏踏实实走过每一天,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让自己安然。
《教育信息》出刊180期了,历经了十几个年头,直到1998年校长王兆和主张改版,采取激光排版印刷,才使《教育信息》面貌一新,图文并茂。特别是在王洪升、张国林、、四位主任的努力下,《教育信息》越办越好。我有幸也在成立以硕士学位为主体的编委会里成为其中一员。在为《教育信息》工作的人中,有白发苍苍的老教师,有经验丰富的教学精英,也有摄影技巧高超的业余摄影师……对实验中学深深的爱,让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不求回报,不图名利。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东西值得珍爱,在实验中学的日子里,我珍爱《教育信息》。繁忙的工作之余,《教育信息》是我的牵挂。作为《教育信息》的兼职编辑,对她有说不出来的喜爱。每一期泛着油墨清香的《教育信息》一摆到案头,我都要从头到尾翻阅,在里面寻找实验园的点点滴滴,体味实验人的酸甜苦辣。每一篇文章我都要认真阅读,是学习,也是思考;是见识,也是提高。我知道许多实验人也如我一样喜爱这本校园杂志,为她投稿和工作,也从中汲取营养食物。愿更多的人喜爱《教育信息》。
如果实验中学是一棵丰茂的大树,那么《教育信息》一定是树上最美的花。我相信,《教育信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实验中学的明天也一定更美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