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校友撷英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终生无悔的追求
--记“全国师德标兵”林崇德教授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练玉春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04.15

    正是凭着这样的师爱,他从当中学教师的第一天起,对所有的学生都真心关爱。当时,他所在的中学,学生打架成风,号称“打遍北京无敌手”,他接手的班级中,光在公安局“挂号”的就有10多个。对这些学生,林崇德没有撒手不管,也没有呵斥怒骂。他放下教师、班主任的架子,走进学生家庭,认真家访,并且以一场举重比赛震住了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们,并终于成为这帮学生敬服的“孩子王”。

    作中学老师13年间,林崇德以师爱赢得了学生的敬服;作大学教授27年里,他对自己那些已经是大男大女的硕士生、博士生的爱护依旧。对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难,林崇德都尽全力去帮助:大到规划学生长远的学科建设,小到把自己的自行车借给外地学生,为困难学生申请各项补助,甚至于为学生的孩子们吃午饭而操心……。而他也得到了学生们情感上的认同和尊重。

    从1986年开始,林崇德先后送出了16个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或作访问学者,15个学生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如此之高的回国率让有关部门非常惊奇,林崇德教授的弟子们表示:“我们是为了老师回来的”。即便是他惟一留在海外的学生、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张日升博士也经常回国,并多次为贫困地区捐资助学,他说:“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就是孕育这‘根’的土壤。”

“创造自己崇拜的学生” 

    林崇德教授至今还记得《光明日报》1985年9月22日发表的中篇评论员文章。文章评论了著名教育家苏步清带来的所谓“苏步清效应”,认为:“并非名师出高徒,实乃高徒捧名师”。当时的林崇德刚刚破格提拔为教授,担任博士生副导师,“苏步清效应”极大地影响了他。于是,他给自己确定了培养博士生的目标:我的博士生要超过我自己;我学生的学生要超过我的学生。

    不到20年的时间里,林崇德带出6位博士后,51位博士,31位教授,24位博导;多人业务过硬;已经是学术带头人;三分之二的学生已经是系、所以上管理干部,甚至有6人已经是校级领导;也有人善于创造财富,资产已经过亿。

    其实,林崇德更愿意用“崇拜”二字来形容自己提及弟子们时的感受。早在他高中毕业时,已经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他写下了诗歌《理想之歌》,其中就有这样一句:“永恒的事业,创造自己崇拜的学生。”

“他是我们的‘师范’” 

    每当林崇德教授讲课或者开讲座,课堂里总是满当当的,他精彩的讲解、深刻的理论阐发、生动的事例,就连一些心理学专业之外的学生也被深深吸引。而同行们都明白:这既是来自几十年如一日对教学艺术的锤炼,更是与专业研究领域多年积累分不开的。

    林崇德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1985年,他协助他的老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创建的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而他主持的北师 大心理学学科,在刚刚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

    20多年间,他发表的160余篇学术论文、16部专著,主编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称得上著作等身;他本人提出的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系统框架和思维认知结构的理论,更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他从1978年就开始主持的应用研究——“学生思维品质实验点”,从最初的两个发展到现在全国28个省市3000多所学校,研究既结合中国青少年实际,提出了有中国实际样本支持的理论构想,又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实验点近万名教师、30万学生的能力素质,他也因此被人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百名实验学子光荣榜
   下一篇文章:近看远行的孙维刚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