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期,我校学生积极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一百六十余名初三年级学生报名参战奔赴前线,有一名同学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杨宝威校友是第一位为雷锋画肖像的作者,在他的速写画册作品中,他以军旅画家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在母校及参军参战的点点滴滴。


刘兆祺校友在其作品中,深情地回顾了在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前身)得到的德智体各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60余年来,实验园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打造一所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下,始终致力于为国家发现杰出人才、培养杰出人才、造就杰出人才,为国家培养了近四万名优秀毕业生。 在“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宗旨下,我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验育人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走在时代前沿的杰出人才。他们高分高能;既全面发展,又特长显著。既有无数“通才”,又涌现出一批批“专才”: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他们或重艺术,或擅体育,或长于写作,或精于发明。国际中学生奥赛金牌、“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一等奖、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工程学大奖、全国科技创新大赛金奖、全国健美操联赛冠军,这一个个闪耀的光环就是“专才”教育的丰硕回报。我校的校史馆里记录着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在田、王永志、张懿、李未,朱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新力;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部长刘忠德、航空航天部部长朱育理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位火车女司机田桂英等等。
全面发展的实验人,以“后实验精神”不断的励勉后学,使我们今天的学生时刻浸润在优秀前辈的激励之中,努力奋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