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校友撷英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读 书

新闻来源:教育信息   新闻作者:徐坤   责任编辑:闻毅   新闻录入:张禹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0.09.15
     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年月,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整个20世纪70年代,基本上是在无书可读的日子中度过的。那是一段众所周知的十年动乱时期,国家不幸诗家亦不幸。知识和拥有知识的人都被打倒了,他们思想的传播器—— 书籍也被销毁剥夺。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书,所有的好书有价值的书,都被批倒批臭,并被封上“毒草”、“黄书”的罪名打人冷宫。市面上能看到的是当时极左思潮下的一些意识形态类的简单愚民的书籍。
    然而,形成悖论的是,在我们成长的那个遥远的不正常年代,书却又是何其神秘与神圣!尤其是那些禁书,因为找不见、看不见,每当偶尔获得,便如获至宝,看得心惊肉跳,同时也心旌摇荡!那时我年纪尚小,自己没有获取书籍的渠道,通常是偷我的知青姑姑的书来读。那年月的下乡知识青年是思想最活跃的青春一群,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四处讨弄禁书。相互之间传阅交换、流传各种类型手抄本,就成了那个年代年轻人读书一大景观。我的三个亲爱的姑姑都在外地上山下乡,她们回家探亲时除了带点山货榛子、野蘑菇之外,常随身带些禁书回家来偷读,看不完时会藏在床铺下面和枕头底下。这个秘密被我发现之后,偷她们的书读就成了我的乐趣。记得偷读过我家大姑姑抄在塑料壳日记本里的《伊索寓言》,纯蓝钢笔水写的字,一笔一画,娟秀清丽,抄录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那些故事,十分认真精细。
    从我家小姑姑那里偷来过《青春之歌》看,应该算高段位阅读了吧?哈哈!可惜看不太懂。但是看到书里说,每次出门前余永泽总要抱着林道静、望着她的眼睛含情脉脉叫一声:“静……”然后还要“勿”(吻)上一“勿”,不禁看得人脸红耳热,心里怦怦乱跳。这个“勿”到底是个啥动作呢?频频出现,让人痴迷,总之应该是个男女亲密行为吧?后来又出现一个革命小伙卢嘉川,林道静要留他住宿,眼见着俩人又要有戏了……正看到入迷处,只听我小姑一声尖叫:谁让你偷我书看?小孩伢子会看个什么?说完“啪”的一声把书抢过去,转身给了我一个后脊梁。书给抢走,没关系,反正她藏书的地方就那么几处,悄悄盯着,下次再继续偷出来读。还偷出过《红岩》、《红楼梦》、《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阿尔巴尼亚小说《火》等等。那个害了严重单相思的阿尔巴尼亚小伙儿对姑娘说:我昨儿一晚上没睡着觉…… 姑娘忙抢白说:天气热,当然睡不着。简直是给了小伙儿一个大窝脖乞
    呵呵。三十几年前看过的情节,仍然记忆犹新。
    阅读的快乐继续延续着。待我升高了两年级能把字认得全一点了。市面上流行的那些厚书,像《沸腾的群山》、《奴隶的女儿》、《艳阳天》,反映抗美援朝的小说《剑》等等,都可以随便拿起来就看了。小人书更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的共同记忆,《三国演义》、《卖花姑娘》、《抗联英雄》、《鸡毛信》……多么复杂的事情,无一不可绘制成小人书进入孩子们的视野。那个时代,我们汲取知识的渠道无非就是这么多,除此之外就剩下几场可怜的电影。拉出书单,才发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知识结构,是支离破碎的,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文学书籍起了大作用。因为它们好读,是有情节的故事,适于理解与接受。
    那时我们对书的感觉,几乎就是对圣物的感觉,每读一本书,都像是往灵山朝圣。我们对于书的作者、制造者,充满了崇拜,对于书中的真理坚信不移。从来没有想到书这种圣物可以是“产品”、“商品”,可以拿来出名、赚钱。
    我比知青姑姑更幸运之处在于,成长到17岁时赶上了国家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好年代,顺风顺水上了大学,有数不清的好书供我们读等着我们读。四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两三天就读完了,莎士比亚戏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德莱塞的《天才》、丰子恺译《源氏物语》无一不是争时间抢速度阅读,然后就紧忙往下传,后面的同学正排着一长排等着。能有如此的阅读速度,其间当然要包括对不感兴趣的科目旷课或者上课不听讲,以及夜晚搬着凳子到水房借着灯光夜读等等程序。欧美作品,俄苏文艺,东方文学……一个中文系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古今名著,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和速度尽力读完。不光是文艺作品,理论著作也以同样姿态对待。“我们扑在书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果真是那么个情形。我入学那会儿正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书籍匮乏的时代刚刚结束,被革了命的文化也是刚刚休养生息过来。因而那个时候入学的学生通常都是以此囫囵吞枣的速度进行“恶补”,以此作为对过去那个噩梦年代的终结,也弥补从前的知识贫困和苍白。
    然后呢,囫囵吞枣很快就化作了“开卷有益”,在过后人生反刍过程中全都变成了滋养。读书那种隐秘的快乐,它的快感与愉悦,只有亲历者方才能感受得出。好书如茶,如酒,有时亦如毒药,让人解颐,让人开怀,让人上瘾,让人欲罢而不能。那些如一杯白开水似的书,也仍然是需要的——有谁能离开这每日的生命所需呢?书是心灵的滋养,是个体成长的助推器,世界在书中向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窗。不读书的人,只能懵懵懂懂活在当下,读书的人,站得高看得远,同时拥有了无限的往世和来生。
   上一篇文章:“误入”地球物理学马在田
   下一篇文章:《光明日报》采访现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于军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