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激情岁月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实验校友:马在田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3.07.02
    1991年我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时,有的记者想了解我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背景。我毫不掩饰地告诉他们,我出生于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一个普通的自然村——辽宁省法库县的一个农村。祖辈世代务农为生。抗日胜利那年(1945年)我14岁,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只有母亲和我,有几块勉强能维持生计的土地。我如果留在家中从事农业或做一名小学教师(当时我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程度),母子是可以维持在基本温饱线上下的。但是,一颗不甘就此停学的童心哭闹着要继续到县城去读中学。是深 深的母爱,她把所有的困难都承担了起来,想方设法,毅然送我返回了学校,当时母亲已经 50多岁。当我读到高一时,由于解放战争在本地处于“拉锯”状态,学校解散了。校长也回 到沈阳去了。没有书读心急如焚,再穷也挡不住求知的渴望。下决心到沈阳找读书的地方。 身无分文的我从姨妈家里背上7.5千克高粱米,偷偷爬上去沈阳的火车车顶,到沈阳去找校 长去了。几经磨难,最后在一所不像正规学校,更像救济所的第五青年中学继续读书。一年后沈阳解放,我才得以安心地继续学习,先后在东北实验学校(现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建筑系肄业和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球物理系毕业,度过了我的学生时代 。
    我的学生时常问我:“你是怎样选择这样的专业的?”我告诉他们说,我是“误入歧途”。当我1950年高中毕业时,我意识到学理科对我是最合适的,尽管我不是一个偏科的学生,而且也很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但是历史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其中虽然有两次选择的机会,但都擦肩而过,未能如愿。第一次是高中毕业时,当局规定东北学生一概不准报考关内大学,因此我就报名考入东北工学院。入学选系时,我不知所措。因为东北工学院当时主要是工科,以机械 、电机、冶金为主,虽然有数学系和物理系,但据说那是为培养中学师资而设的。因此不愿去读。机、电两系虽是众望所归,但我这个人从不愿赶浪头。要论考试成绩,我选二系之一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偏不选。那选什么系呢?当时我想,东北要搞大规模经济建设,那就学造房子吧, 于是选了建筑系。但学了一年的素描之后,我对建筑仍未产生多大兴趣。可巧,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要在我们之中选派第二批学生到苏联高校学习。我的第二次选择机会就是面对重新选择留苏专业。我报的是天体物理学,但是,当时国家需要的是推进经济建设的人才,对天体的研究并不急需。国家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志愿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因此,就改学了这个非理非工,又理又工的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这个专业,学得还颇有兴趣。因为它的不成熟,才需要探索,这就是我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这个专业后来还真的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出了大力。 
    当学生要身经百战、千战、万战地对付考试和做各种各样的作业。在历代的学生中,对于考试,有害怕的,有无所谓的,有不怕的。我在学生时代属第三种人。我终身最欣慰的是学生时代20年,历经几千次考试,从未有过一次作弊,也从未不及格过。但有两次曾代人进行升学考试和就业考试,现在想起来有点遗憾。由于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所以我平时抓紧时间复习,做习题,找课外参考书,考试也就不紧张了。 
    记得在列宁格勒矿院学《电动力学》课时,有位与众不同的教授,他每讲两节课就留下两个作业题,一学期下来有几十道题了。他平时不催不问,也不批改作业。在考试前上最后一堂课时,他突然宣布:考试时必须将全部作业交来,否则不准考试。这就意味不完成作业者这门功课为不及格。当场就引起几乎全体同学的反对。不管同学们如何喧闹,他还是坚持不交作业就不准考试。和我住一个宿舍的苏联同学问我:“马,你一定是做了作业的,让我抄抄。”我说:“你拿去好了。” 考试前同学们都把作业本交到了这位教授手中,考试那天,当轮到我进教室考试时,我发现 这位教授神色不对,我也不予理会,就从他的试题库中抽出一张试卷在黑板上进行笔答,然后等待教师口试。他看完我的笔试结果,并不向我提任何问题,而是声色俱厉地开始训斥我了。他说:“你不害羞吗!?你们国家派你来这里学习,你居然抄同学的作业来欺骗我,你对得起你的国家吗?你怎样向你的亲人报告你的学习成绩呢?你说,你是抄的哪位同学的作业本的?你不说清楚,就别想离开这个教室。我准备陪你到底!”我趁他停顿时只说了一句话:“我没有抄任何人的作业。”(这时,我已猜到,我的作业被一再转抄了。但凭着友情和义气 ,坚持不说出谁抄过我的作业。)他不信,他平时不接触同学,也不了解我。他不像数学课老师和无线电技术课老师那样,平时就知道我是一个“捕两猫,猫老劫持”(俄语:一直是好样的)。所以他根本不信,同时也想从我这个唯一的外国人身上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60多本作业本是一模一样的,从文字、公式、标点符号全都一样,如同复制。他气极了。而且同学们“同仇敌忾”地对待他,更使他不能自持,这样僵持达半个小时之久。只听到他的骂声不绝于耳。最后,与我同时考试的我们班的班长,一位善良的苏联青年终于忍不住对他说 :“你不要再追问了,是我们抄了他的作业本。”他震惊之余才无可奈何地说:“作业也不 全对。”才算结束了这场风波。摘自《院士成长启示录》

    [作者:马在田 1950年毕业于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前身)高一班,为该班班长,1991年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科技功臣、高教精英、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文章:给校友的一封信
   下一篇文章:磨难使我走向航空航天的征程--王永志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