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激情岁月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大礼堂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王若军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7.09

    它,和我们同龄,与我们一起出生,一起成长,在这里上演过话剧《雷雨》;在这里“雷锋”给我们作过报告……因为它容纳了很多故事才那么闻名遐迩,因为它哺育了我们几代人才显得那样沧桑——这就是我们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大礼堂”。也是我们实验园的标志性建筑。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与毗邻的永志科技楼相比更是有些相形见绌,可它记载了我们青春时代的故事,如今它已走过半个多世纪。 
    在这个舞台上我曾以“五好战士”(现在的三好学生)和“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受过学校的表彰;在这个舞台上为宣传毛泽东思想,我们演出过节目。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那是1971年的秋天,我们初中就要毕业了,由于当时的历史现状,我们的学业到此就结束了,就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从而无情地剥夺了我们正常升学受教育的权利。那时的毕业分配,是由学校决定的。我们的班主任穆春林老师跟我们讲了有关分配政策。与往年不同的是,当年本着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方针。 
    在“大礼堂”里学校为我们毕业班做了毕业分配动员报告,面向工矿的名额是很少的,最主要的还是面向农村、面向边疆。 
    那时的大礼堂,刚刚遭受“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很多门窗都已破损,没有几块完整的玻璃,满目疮痍。礼堂内壁的窗户用黑色的窗帘遮挡着,观众席上的长条座椅参差的躺在那里,棚顶的吊灯在昏暗中显得那么憔悴。舞台两侧悬挂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红色巨幅标语特别抢眼。“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这就是动员报告的主题。由连长徐秉义老师主持会议,指导员丁鹏云老师作报告。(当时学校是以部队建制,连长、指导员就是现在的年级主任,党支部书记)接着,由语文老师王立如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他那圆浑的声音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他在苏联留过学,性格豪放,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这时我感觉自己的胸腔,有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在涌动,热血沸腾。随着王立如老师的激昂、铿锵的声音,把整个会场带到了高潮。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话音未落,只见一名女生,扎着两个小辫,穿着一身黄军装,一下子跑到舞台上,拿起话筒大声地宣誓:“坚决到农村去!到盘锦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她叫穆兰芳,是我们九连四排的排长。(排,就是现在的班级)她为人诚实正直、不虚伪、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她为人善良,乐于帮助别人。她的外婆也支持他到农村去,还专门到学校为我们作了报告,她成了名人,她是我们的榜样。一时间台下的人,如潮涌至,冲向舞台,“坚决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扎根农村干革命!”豪言壮语,气壮山河,振奋人心。 
    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我坐在下面不知所措,我独自坐了很久。舞台上面还是狂风暴雨般的宣誓,经久不息。在这样激昂的气氛下,我显得非常渺小。第一批下乡到盘锦的人员名单公布了,扛大旗的就是我们排的排长——穆兰芳。“巾帼不让须眉”这光荣又沉重的大旗,扛在了这个小姑娘身上。隔了几日,接送他们的汽车来了,汽车就停在了大礼堂的门前。金秋的十月,微风带着一些寒意。蒙蒙细雨随着冷风飘落在我们的脸上。泪水、雨水…… 
    大礼堂——你是实验园辉煌历史的见证人,你给我留下了多少纯真美好的回忆……

                              作者:1971年9连4排毕业生,现在辽宁省实验中学工作

   上一篇文章:实验中学培育我家三代人
   下一篇文章:我爱实验园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