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午,我偶然在生活区遇见了生物竞赛获奖并被北大提前录取的张伟同学,我也是上生物竞赛课的,想向他请教些问题,可由于时间仓促,我只问了几句便走了。
但巧合的是,下午我到篮球场希望找几个同学一起玩,可同学没找到,却偏偏发现张伟在一个篮筐下独自练习投篮,对了,老师说他篮球打得不错。见到我,他微笑了一下,主动把球传给我,我生硬的把球投出去,还不错,球进了。随后我们边玩边谈论有关生物竞赛的话题。(Y为我,W为张伟)

Y:竞赛取得名次很不容易吧!(投篮)
W:嗯!你们学到哪了?(接球,投篮,进了)
Y:高中课程刚结束,然后讲大学课程。你们那阵是不是也这么讲?(接球,投篮)
W:嗯!周老师讲课很快吧!(接球,上篮)
Y:相当快,幻灯片一篇一篇点,笔记抄不全。(接球,拍球)
W:讲大学课程不用幻灯,但是5天一本书,那还算慢的。
Y:……(手持球,呆住,张伟用眼神示意我投篮。我投了个“三不沾”。)
Y:那你们能学会吗?
W:主要靠练题,赛前差不多得一百多套题吧!(接球,传球给我)
Y:……(又一次发呆)那你们赛前睡得很晚吧!
W:差不多得一、两点。
……(沉默,打球。)
Y:学长喜欢电脑游戏吗?
W:不喜欢。
Y:玩过吗?
W:没有。
看着眼前这位看似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高三学长,看着他娴熟而又轻松的投篮动作,我仿佛看到他夜深人静却仍在挑打夜战的背影;仿佛看到他因一道难题而苦苦思索的表情;仿佛触摸到他经历一次次磨难与煎熬的心中的泪水;也仿佛感受到了他成功那一刻的兴奋与激动。如今在我眼前的这位高三学长,也许高一高二还在忙碌地穿梭于校园,而如今它不仅获得了解脱,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荣誉和成就。
我想:无论是竞赛还是高考,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勤奋,同样是高中三年,有的人碌碌无为,而有的人却功成名就,这种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是勤奋!从小老师家长就教育我们要勤奋,可是我发现自己刚刚理解勤奋的意义,而且我始终没有做到这两个字。勤奋不是用嘴一说就能办到的,它需要你去放弃很多,更需要你去克制自我;勤奋也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长时间的坚持;在我看来,勤奋是一种习惯,只有将它养成习惯,他才会指引你走向成功!张伟说,生物竞赛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我庆幸自己留了下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我会在这里学会勤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要做实验园中一颗忙碌的小草,等待着勤奋的果实降临在我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