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生园地频道 >> 感悟人生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家长应担起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08届25班马柄旭家长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04.26
    马柄旭同学系08届25班学生,在历次月考中成绩优异并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四部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班级担任物理科代表,不仅是老师的好助手而且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期末被评为校优秀学生。

    成功教育的结果都是一个,但是教育获得成功的过程,对于每一个被教育对象都是不同的,甚至是迥异的,成功的教育呼唤创造性。父母为什么不能在孩子的失败中找到走向成功的有利因素呢?当你觉得教育几乎失望的时候,你为何不尝试着把“你不行”挑战性地说成“你能行”呢?

    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讲好的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另外,抓住每一个适当的教育机会,但是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负面的例子。如果你想教孩子“见到长辈要主动起立招呼”,那你就自己必须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很严厉,自己却没有首先做到,是不能赢得孩子信服的。

    尤其在人格塑造方面,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比如诚信教育,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培养,这些家长个人的表现直接影响孩子。所以除了用例子或故事(不要用说教!)来教导孩子,还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了负面的事情。

    在人格的塑造方面,有的家长本身就很迷茫。比如诚信、正义等等,因为现实生活中坚持这些往往会吃亏,许多学生走向社会后也慢慢放弃了这些。所以,我觉得要提醒中国的家长,眼光要放长远,中国己经走向国际的舞台,要以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不要做负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

    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只是在孩子碰到困惑时,给以建议,多引导孩子,多和他们沟通,而不是强加给孩子某种愿望。培养优秀的孩子在今天这应试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对课业成绩不在乎。但是,孩子在这环境里的压力很大,我们要尽量体谅他们。不要对孩子希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或者有没有天赋。太高的,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使孩子产生对不起父母的罪恶感。不要把成绩看太重,只要尽了力就好。不必要求老是考第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可以了。打好基础和真的理解了,是远远比成绩还重要的。

    尽量使你的期望合理化。你可以要求他慢慢地做得比现在好一点,让他慢慢进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孩子可能会根本放弃了。

    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成对孩子的建议。当然这不是说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不去履行适当的约束权,而是尽量正确的引导。

    尽量不要把孩子和别人比,过度培养孩子的竞争心理,有碍于以后步入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

    爱心伴他(她)一路成长。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宽容的心,是我们做家长的使命。为此,孩子长大后才能多一份对他人的责任感,做一个真正于社会有用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很难想象,一对懒惰的父母会教育出勤快的孩子,一对鼠肚鸡肠、唯利是图的父母能培养出心胸宽广的孩子。

    与老师搞好配合。我的体会是:家长除了要以身作则外,还要和学校搞好配合,不能在学校老师说一个样儿,回家后又说另一个样儿,即使有时自己对老师有些做法不赞同。我想,世界上再没有比老师更无私的了,他们是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从来不考虑索取回报。所以,我永远是老师坚定的支持者,不管老师以何种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我都能始终配合。我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无论成绩如何,只要问心无愧,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但在思想品德上一定要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培根曾经说过: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要早早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来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因此,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所以家长要常和孩子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为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多看并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诚心诚意地加以赞美,而不是采取一种“不承认主义”。家长自己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坚持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人,成为孩子的表率。

    教孩子学会分享。假若孩子凡事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他就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进行有关的合作活动了。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里面有些家长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切忌对他进行强迫,也无须向他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高兴,不是很好吗?”适当地引导孩子,多给他鼓励,他就会感到分享对他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增添更新更多的乐趣的机会。当孩子较小时,父母不妨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分享训练”。当孩子手中拿着画册时,父母可拿着一个玩具,然后温柔地、慢慢地递给他玩具,并从其手中取走画册。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孩子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让孩子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家长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参与如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一致,这就更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作者:08届25班马柄旭家长
   上一篇文章:华美的歌剧
   下一篇文章:如何做成功的父母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